6月15日,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。
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。良渚的文明之光,点燃新时代的亚运之火。
(资料图片)
良渚古城遗址,位于杭州谋划打造的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核心区域。这条横贯余杭北部的大走廊,镶嵌着三大世界级文化遗产:良渚古城遗址、大运河和径山茶宴。
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的举行,让良渚文化大走廊再次迎来国际关注,为大走廊建设带来了“顶流”机遇。
当“顶流”遇见“顶流”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(一)
说机遇前,先聊聊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大走廊。
良渚文化大走廊这一概念,最早是由余杭在2022年下半年提出。当年底,良渚文化大走廊写入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报告,成为余杭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的战略之举。
在余杭的规划中,这条大走廊以良渚文化为核心,东西向串起5000年良渚文化、2000多年运河文化、1000多年径山文化、双千年古镇文化、苕溪文化、红色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。
对余杭来说,启动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,是重塑发展空间格局的关键一笔:“两廊一轴”的发展空间新格局,就此形成。
两廊,是指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良渚文化大走廊,一南一北东西向贯穿余杭;一轴,是指千年发展轴,南北向串起良渚古城遗址、杭州西站高铁新城、未来科技城等。
2022年2月,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“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,创造更多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文化IP”。
这意味着,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,从“余杭行动”提升为“杭州举措”,也让大走廊建设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。
(二)
良渚文化是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核心。
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带来的“顶流”机遇,首先是进一步提升了良渚文化这张“金名片”的国际知名度。
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。2019年,作为良渚文明核心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,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。
后申遗时代,良渚文化“金名片”如何越擦越亮?如何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?
其中一个重要渠道,便是做好良渚文化的国际传播。
这些年,通过承办世界考古论坛、文化遗产世界大会良渚分会场等国际活动,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等方式,世界古代文明的良渚标识越来越清晰。
但是,要扩大影响力,必须走出专业领域,走向普罗大众。
亚运会作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,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。火种采集仪式又是亚运会开幕前,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。
影响力便是流量。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的举办,为良渚文化、良渚文化大走廊带来了国际级的流量,“后申遗时代”的良渚印象与中国印象再次亮相国际舞台。
(三)
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带来的“顶流”机遇,还有隐藏在巨大流量背后的资源汇集。
虽以文化为名,但良渚文化大走廊不仅是文化走廊,还是发展走廊、共富走廊。
这条大走廊贯穿的余杭的北部、西部地区,很多区域受到文保、环保、农保等因素制约,在余杭区内发展相对滞后。
启动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,余杭的一个目的,是以文化为纽带,将文化、生态、产业、城市、乡村等有机串联,打通文化资源、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的通道。
这条转化通道如何打通?
首先,要有体制机制的突破、有力政策的支撑。
当前,余杭已经组建良渚文化大走廊工作专班,实体化运作,举全区之力推进大走廊建设。
其次,要有各种创新要素、资源的涌入。
在互联网时代,流量便是资源。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带来的巨大流量,将让全亚洲乃至全世界人们更好地认识良渚文化大走廊。
在未来一段时间,这种流量、认知,会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下,转化为对人才、对资本、对项目等吸引力,最终在良渚文化大走廊范围内形成集聚效应,发生化学反应,转变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。
良渚文化大走廊也将成为一个历史与现代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。